WFU

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從清冠一號談中醫抗疫

 
作者:陳彥都




實證 vs. 自我定位


新冠肺炎爆發後,全世界的臨床與研究醫療人員無不盡力於尋找更有效的治療策略與作業程序。經歷了於現有西藥中搜尋特效藥物的失利後,除了積極研發疫苗、防止疫情擴散與支持性照護外,傳統中醫學的介入,或許是打破僵局的另一關鍵。

中國大陸由於染疫人口眾多,中醫專家們藉由分析臨床症狀,先後推出了「清肺排毒湯」及「透解祛瘟顆粒(肺炎一號)」等專方並實際運用於臨床,在中西醫學共同照護的情況下,認為能明顯改善新冠肺炎輕症病患的臨床症狀,並減少重症肺炎發生的趨勢。

而身為抗疫模範生的台灣,也在國家中醫藥研究院的蘇奕彰所長帶領之下,藉由嚴謹的細胞感染研究,研發出了「臺灣清冠一號」,並於三軍總醫院進行中西醫會診共治,於12例臨床病例中達到了平均中位數九天即獲得三採陰性檢驗結果的成績。

僅管兩岸對於各自所研發的專方都深具信心,但站在實證醫學的角度下,這些方劑的運用都仍有安全性與療效方面的疑慮,有待更進一步的臨床試驗來進行評估。然而,在兩岸各顯神通,積極尋找中醫在診治流行疾病的定位之時,對藥物的過多關注而忽略醫理,當西醫疫苗成功開發後,中醫到底能有什麼樣的進展?




以舊驗新,與時俱進


由於新冠肺炎具有高度的傳染性與多種典型症狀,兩岸專家一致將此病定義為中醫所說的「疫病」。而每一次的流行病爆發,都給予了中醫突破性發展的可能,以外感病為例:

東漢末年,因傷寒流行,遂作《傷寒雜病論》,以辛溫藥來治療外感;迨至金元戰亂,人民勞役飢餓,因而發展出以補脾為主的「內傷脾胃學說」;明朝崇禎年間,黃河流域諸省流行疫病,故有《溫疫論》並提出「癘氣」學說;續至清代,諸醫家以經典為基,確立了衛氣營血與三焦理論,進而形成了「溫病學派」,以辛涼解表來診治外感。

中醫學的進展與擴大,一直都是順應環境條件與時代特色,並經由醫家「以舊驗新」、「與時俱進」的臨床驗證後而達成。在仍未找到合適的治療與預防疫情發展方法的今日,中醫若能介入,勢必能有所突破,進而發揮所長。

相較於台灣,中國大陸對於中醫的重視,使得對岸中醫有機會站在最前線診治染疫患者,藉由大量的臨床,除了推出多種不同屬性的專方、篩選出有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外,也有不少醫家寫出有別於官方診治手冊的精采醫案,供臨床人士觀摩學習。

而在西醫為主、中醫為輔的台灣,由於無法提供足夠的證明數據來驗證中醫的有效性,中醫藥的內涵,除了少數能現代化的部分被西醫吸收變形外,剩下的中醫界不是沒機會運用,就是不會運用——「臺灣清冠一號」的出現,或許有機會能促進中西醫學更深一層的交流,進而打破中醫在台發展的困境。


療效,是檢驗醫學與醫術的根本標準


依據COVID-19重症治療原則:抗病毒藥劑建議於病程早期,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則於病程晚期併發重症時使用。

「臺灣清冠一號」宣稱能阻止病毒入侵、阻斷病毒複製、抑制免疫風暴,的確符合當前西醫的治療原則。然而,以西醫的方式來研究中醫,雖有助於短期內的推廣,若無法於臨床上提出足夠的療效證明,可能又讓中藥陷入只能保養無法治病的既有成見:




談到中醫,一般人多認為具有「秘方」、「驗方」等神秘色彩,並把中藥當成「療虛補益、效果緩和、有病治病、無病強身」之品。在與各種民間療法、中藥房相互混淆所形成的錯誤意識作用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會有「不完全是一個藥物,也有保養品的概念」這種看法也不足為奇。

毒與藥,只有一線之隔。治療成功的關鍵,其實在於選取與使用時機是否正確。診斷正確時,即使大黃烏頭都有救命之功;診斷錯誤,哪怕是當歸紅棗都有可能殺人於無形。由大隊苦寒藥所組成的「臺灣清冠一號」,雖有抗病毒抗發炎之功,誤用濫用亦可能破壞消化道粘膜,引發腸胃不適。


瘟疫不可先定方,瘟疫之來無方也


「通治」是臨床藥物學的一項特色,意指部分特定方藥具有廣泛的適應症狀。然而早在南北朝時期的《本草經集注》就已有記載強調,使用各種通治藥物時,一定要辨明寒熱藥性。這說明了在中醫的立場看來,無論驗方或通治藥物多麼神效,藥性與病理的對應仍須相合,才不至於誤用而影響療效。

在醫療量能日漸不足的當下,中醫若想制定專用通方,找到疾病變化的共性趨勢並給予一個處方架構的方向做參考,或許比光用實驗所設計出的處方還要來得更有臨床意義。然而,疾病的變化不斷向前,沒有任何一種處方是可以不用改變調整、從頭到尾無差別施治的。

參考中國大陸所推行的「三藥三方」,除了由活血化瘀藥所組成的血必清注射液外,其餘五個方藥都有傷寒用方「麻杏甘石湯」的概念在其中。由此可見,對於對岸學者而言,新冠肺炎的發病趨勢,與「寒邪入肺化熱」有很大的相關。

感染新冠病毒後,無症狀者,可能是體質強,因此沒有特定的不適即產生了抗病能力;然而,卻也可能是因為身體免疫能力不足,導致暫時無力與病毒交戰,等到身體狀況較好時,才有症狀產生,這也可以合理解釋為何會有「偽陰性」的產生。而表現出典型的肺炎症狀者,則有可能會再因體質的強弱不同,而分別往「肺癰」或「肺痿」發展。




《靈樞·經別》:「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單一經絡或臟腑,可以透過多重管道與身體各個臟腑、經絡、部位相通。這也解釋了當病勢往脾胃、大小腸經發展時,就有可能展現出腹瀉等消化系症狀。

七竅通五臟,《靈樞·脈度》:「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病毒感染後雖未引起肺炎,但影響到心肺經絡的正常運行時,就有可能產生嗅覺與味覺的喪失。至於肺氣腫、心衰竭、癢疹(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等,亦都可能與病邪影響及心肺的經絡系統有關。

由此可知,即使是同樣的病毒感染,不同的地區、環境、生活型態、患者身體內部的生理狀態等,都有可能導致後續的連鎖病理變化過程出現差異,進而出現不同的預後與症狀。


治瘟疫,慎用古方大寒劑


儘管現代的衛生醫療環境較古代先進方便、糧食資源相對來說也不虞匱乏。然而不當的飲食生活習慣反而使得現代人的體質不若古人來的健壯。因此,《松峰說疫》針對今人不若古人強健之由,特別點出了治療瘟疫時要謹慎使用苦寒藥方,以免未有驅邪之能,而先受寒涼之禍。

「專方通治」,一直都不該是使用「專一方藥」來施治,而是找出一「專一病勢的發展方向」來進行論治。面對疫病爆發,當代中醫除了參考西醫觀察研究的成果之外,診治開方時,更須考量每個患者當時獨有的個體條件,才有機會在疫情肆虐下發揮最佳的療效。


參考文獻


1. 林伯欣:築夢與踏實——淺談古典中醫的經史觀。臺灣中醫醫學雜誌;12卷1期,(2014/03/30),P1 - 17
2. 沈邑穎、陳藝文:經絡通經概念——五門十變法及臟腑通治法——理論篇。中醫藥研究論叢;11卷2期(2008/09/01),P22 - 36
3. 張哲儒、李威毅、楊仁宏等:中醫在SARS及COVID-19嚴重流行疫病臨床應用之系統性回顧。中醫藥雜誌;31卷2期(2020/12/01),P28 -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