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飲品?藥品?淺談青草茶

  

作者:陳彥都




流傳於中國南方的古早味茶飲


青草茶發源自嶺南,在該地習稱「涼茶」,是利用田間隨處可見的草本植物所製備出的一款鄉土飲品。由於嶺南天濕地熱,兩廣居民又嗜食肥甘,在居民多發燥病、濕滯的環境背景之下,各種預先熬製好的防病、保健用的「涼性」草藥茶飲遂因應而生。

台灣與嶺南相近,地處亞熱帶,氣候濕熱。先民移居來台後,因醫療環境惡劣,民眾又多患濕熱瘟病,故將中醫用藥知識與涼茶文化引進台灣,將台灣本土青草熬煮成祛濕防暑之飲品來強身保健,並以本土的青草藥材來進行治病醫療。

《食品衛生法》頒布後,青草藥被正式定義為「食品」。隨著全民健保的推動,青草茶的地位也漸漸從救死扶傷的「民間醫療」轉型成追求口感的「健康飲料」。


口感 x 療效 x 行銷


目前台灣常用的青草藥約有400多種,而用於青草茶的品項則有47種以上。早期的配方多元,甚至可依個人體質進行調整變化:例如中暑腹瀉可選用消暑的咸豐草、中暑乏力則可使用行血的紅骨蛇等。在青草茶商業化後,為了能在市場上立足,每個店家大多發展出各自的祖傳秘方,並以口味作為最主要的銷售重點。

青草茶的口感,取決於所選用的青草種類及比例,大多偏苦味或微甘,若想追求「苦盡甘涼」的境界,往往會再加入薄荷與砂糖、蜂蜜等來調味。部分業者甚至會視顧客的喜好程度,機動地斟酌薄荷用量以及使用的甘味來源(例如加強退火選用黑糖、針對女性顧客則改用紅糖等),並提供梅乾與甘草片以達到生津回甘的效果。

儘管青草茶在台灣市場已被定義為「飲品」,在華人「藥食同源」的文化思維下,人們選擇飲用青草茶時多半也期待著它的療效。據學者於2016年的統計,約有46%的消費者會為了解渴而選購青草茶,另有42%的顧客則是因自覺火氣大而購買,因壓力大與失眠而飲用的則各佔6%;可見青草茶能治療疾病,具有退火、保健、養肝之功等觀念至今仍深植人心。

人們對青草茶療效的期待,促使店家推出各種不同的產品名號來提示功效,進而達到行銷的效果:例如強調清熱解毒功能的可稱為「清肝解毒茶」;主打單味原料功效的則可推出「左手香汁」、「魚腥草茶」等。




中暑上火氣,能飲一杯無?


炎炎夏日,正是青草茶產銷的旺季。在華人的養生文化中,配合四季節氣來改變飲食,是調和身體陰陽,進而祛病延年的重要法門;也因此在熾熱的夏季,以寒涼藥草所製成的青草茶來調節體溫,便成為了養生愛好者常用的消暑保健方式之一。

然而在全球暖化與溫室效應的作用下,節節高升的氣溫已不再是夏季所獨有,人們飲用青草茶的時機遂漸由夏日獨享,逐漸發展成春夏秋三季皆宜。

儘管持續飆高的氣溫加強了中暑的機率、現代人的飲食生活習慣也很容易產生便秘、口乾舌燥、狂冒痘痘、口臭等上火的症狀,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意飲用青草茶的:
  1. 腸胃敏感者不宜。
  2. 具有水分攝取限制的心臟病與腎臟病患者不宜。
  3. 晚上容易咳痰、痰液清稀者不宜。
  4. 器官發育未完全之嬰幼兒童不宜。
  5. 易手腳冰冷、畏風怕冷者不宜。
  6. 女性生理期與懷孕、產後不宜。
身體的陰陽失調,有時不是這麼單純的可二分為屬寒或者偏熱。青草茶既然屬於飲品,我們應當對飲品有正確的認知,先了解自己適不適合才來考慮是否選購飲用(例如乳糖不耐症者不適合飲用奶製品、麩質過敏者要避免黑麥汁、糖尿病患要慎飲果菜汁等),而非盲目期待保健養生等療效就逕行購買。




茶藥分權,各司其事


以法令的觀點來看,青草藥屬於食品,照理說不應宣稱任何療效;但在「藥食同源」的錯誤理解下,自行摘採青草藥、煎煮青草茶保養而引發嚴重疾病的案例仍屢見不鮮。在這樣定位不明、缺乏嚴謹的檢驗規範之下,即使青草茶選用的皆是藥性較為溫和的藥草,也無法保證民眾飲用的安全。

他山之石,可以為錯。在國外,與青草茶地位相近的飲品為花草茶。而在歐洲,花草茶的定位是有明顯法律規範的,以德國市場為例,花草茶可分為以下三種:
  1. Lusttee(興趣茶),不考慮任何限制,自己在家隨意沖泡讓自己喝的開心的茶飲,不強調任何保健養生效果,僅著重在口感與香氣的愉悅。
  2. Kräutertee(香草茶),使用單一或複方香草植物,藥用濃度較低並符合法律規範,有助於日常保健者,例如胡椒薄荷(食品級的精油含量約為0.6%),德國人喜歡把它當作早餐茶,乃取其清涼醒腦與開胃健胃的效果。
  3. Arzneitee(藥草茶),大多使用複方,僅能使用於醫藥用途,藥用濃度較高(同樣以胡椒薄荷為例,藥用精油含量需達到1.2%以上),經德國藥典證實能緩解不適症狀,並經過嚴格的檢驗把關以確保療效者。
由上可知,青草茶雖為飲品,但以口味來說,很難算是能被大眾所喜好的興趣茶;若想當保健食品甚至藥用茶飲,也缺乏了嚴格的規範、檢驗與控管。當店家各擁秘方不宣,政府無心管理,再加上青草藥文化的教育無法普及,搖擺不定的地位,才是青草茶毀譽參半的關鍵!

因此,在安全管理仍未完善的情況下,民眾若欲選購青草茶,建議還是挑選商譽良好的店家,並抱持正確心態飲用,勿隨意迷信使用偏方,將生津止渴交給飲料,把治病保健還給醫療。


參考文獻


1. 陳貴凰、林曉莉:臺灣青草茶文化之研究。島嶼觀光研究;5卷3期(2012/09/01),P35-73
2. 林宗暉、詹宗育、謝依琳等:青草茶配方及其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以員林地區為例。休閒保健期刊;21期(2019/06/30),P70-84
3. 張永勳、江倍漢、何玉鈴:臺灣青草藥店現狀之調查研究。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年報;卷期:23:5 民94.10,P337-448


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從清冠一號談中醫抗疫

 
作者:陳彥都




實證 vs. 自我定位


新冠肺炎爆發後,全世界的臨床與研究醫療人員無不盡力於尋找更有效的治療策略與作業程序。經歷了於現有西藥中搜尋特效藥物的失利後,除了積極研發疫苗、防止疫情擴散與支持性照護外,傳統中醫學的介入,或許是打破僵局的另一關鍵。

中國大陸由於染疫人口眾多,中醫專家們藉由分析臨床症狀,先後推出了「清肺排毒湯」及「透解祛瘟顆粒(肺炎一號)」等專方並實際運用於臨床,在中西醫學共同照護的情況下,認為能明顯改善新冠肺炎輕症病患的臨床症狀,並減少重症肺炎發生的趨勢。

而身為抗疫模範生的台灣,也在國家中醫藥研究院的蘇奕彰所長帶領之下,藉由嚴謹的細胞感染研究,研發出了「臺灣清冠一號」,並於三軍總醫院進行中西醫會診共治,於12例臨床病例中達到了平均中位數九天即獲得三採陰性檢驗結果的成績。

僅管兩岸對於各自所研發的專方都深具信心,但站在實證醫學的角度下,這些方劑的運用都仍有安全性與療效方面的疑慮,有待更進一步的臨床試驗來進行評估。然而,在兩岸各顯神通,積極尋找中醫在診治流行疾病的定位之時,對藥物的過多關注而忽略醫理,當西醫疫苗成功開發後,中醫到底能有什麼樣的進展?




以舊驗新,與時俱進


由於新冠肺炎具有高度的傳染性與多種典型症狀,兩岸專家一致將此病定義為中醫所說的「疫病」。而每一次的流行病爆發,都給予了中醫突破性發展的可能,以外感病為例:

東漢末年,因傷寒流行,遂作《傷寒雜病論》,以辛溫藥來治療外感;迨至金元戰亂,人民勞役飢餓,因而發展出以補脾為主的「內傷脾胃學說」;明朝崇禎年間,黃河流域諸省流行疫病,故有《溫疫論》並提出「癘氣」學說;續至清代,諸醫家以經典為基,確立了衛氣營血與三焦理論,進而形成了「溫病學派」,以辛涼解表來診治外感。

中醫學的進展與擴大,一直都是順應環境條件與時代特色,並經由醫家「以舊驗新」、「與時俱進」的臨床驗證後而達成。在仍未找到合適的治療與預防疫情發展方法的今日,中醫若能介入,勢必能有所突破,進而發揮所長。

相較於台灣,中國大陸對於中醫的重視,使得對岸中醫有機會站在最前線診治染疫患者,藉由大量的臨床,除了推出多種不同屬性的專方、篩選出有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外,也有不少醫家寫出有別於官方診治手冊的精采醫案,供臨床人士觀摩學習。

而在西醫為主、中醫為輔的台灣,由於無法提供足夠的證明數據來驗證中醫的有效性,中醫藥的內涵,除了少數能現代化的部分被西醫吸收變形外,剩下的中醫界不是沒機會運用,就是不會運用——「臺灣清冠一號」的出現,或許有機會能促進中西醫學更深一層的交流,進而打破中醫在台發展的困境。


療效,是檢驗醫學與醫術的根本標準


依據COVID-19重症治療原則:抗病毒藥劑建議於病程早期,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則於病程晚期併發重症時使用。

「臺灣清冠一號」宣稱能阻止病毒入侵、阻斷病毒複製、抑制免疫風暴,的確符合當前西醫的治療原則。然而,以西醫的方式來研究中醫,雖有助於短期內的推廣,若無法於臨床上提出足夠的療效證明,可能又讓中藥陷入只能保養無法治病的既有成見:




談到中醫,一般人多認為具有「秘方」、「驗方」等神秘色彩,並把中藥當成「療虛補益、效果緩和、有病治病、無病強身」之品。在與各種民間療法、中藥房相互混淆所形成的錯誤意識作用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會有「不完全是一個藥物,也有保養品的概念」這種看法也不足為奇。

毒與藥,只有一線之隔。治療成功的關鍵,其實在於選取與使用時機是否正確。診斷正確時,即使大黃烏頭都有救命之功;診斷錯誤,哪怕是當歸紅棗都有可能殺人於無形。由大隊苦寒藥所組成的「臺灣清冠一號」,雖有抗病毒抗發炎之功,誤用濫用亦可能破壞消化道粘膜,引發腸胃不適。


瘟疫不可先定方,瘟疫之來無方也


「通治」是臨床藥物學的一項特色,意指部分特定方藥具有廣泛的適應症狀。然而早在南北朝時期的《本草經集注》就已有記載強調,使用各種通治藥物時,一定要辨明寒熱藥性。這說明了在中醫的立場看來,無論驗方或通治藥物多麼神效,藥性與病理的對應仍須相合,才不至於誤用而影響療效。

在醫療量能日漸不足的當下,中醫若想制定專用通方,找到疾病變化的共性趨勢並給予一個處方架構的方向做參考,或許比光用實驗所設計出的處方還要來得更有臨床意義。然而,疾病的變化不斷向前,沒有任何一種處方是可以不用改變調整、從頭到尾無差別施治的。

參考中國大陸所推行的「三藥三方」,除了由活血化瘀藥所組成的血必清注射液外,其餘五個方藥都有傷寒用方「麻杏甘石湯」的概念在其中。由此可見,對於對岸學者而言,新冠肺炎的發病趨勢,與「寒邪入肺化熱」有很大的相關。

感染新冠病毒後,無症狀者,可能是體質強,因此沒有特定的不適即產生了抗病能力;然而,卻也可能是因為身體免疫能力不足,導致暫時無力與病毒交戰,等到身體狀況較好時,才有症狀產生,這也可以合理解釋為何會有「偽陰性」的產生。而表現出典型的肺炎症狀者,則有可能會再因體質的強弱不同,而分別往「肺癰」或「肺痿」發展。




《靈樞·經別》:「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單一經絡或臟腑,可以透過多重管道與身體各個臟腑、經絡、部位相通。這也解釋了當病勢往脾胃、大小腸經發展時,就有可能展現出腹瀉等消化系症狀。

七竅通五臟,《靈樞·脈度》:「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病毒感染後雖未引起肺炎,但影響到心肺經絡的正常運行時,就有可能產生嗅覺與味覺的喪失。至於肺氣腫、心衰竭、癢疹(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等,亦都可能與病邪影響及心肺的經絡系統有關。

由此可知,即使是同樣的病毒感染,不同的地區、環境、生活型態、患者身體內部的生理狀態等,都有可能導致後續的連鎖病理變化過程出現差異,進而出現不同的預後與症狀。


治瘟疫,慎用古方大寒劑


儘管現代的衛生醫療環境較古代先進方便、糧食資源相對來說也不虞匱乏。然而不當的飲食生活習慣反而使得現代人的體質不若古人來的健壯。因此,《松峰說疫》針對今人不若古人強健之由,特別點出了治療瘟疫時要謹慎使用苦寒藥方,以免未有驅邪之能,而先受寒涼之禍。

「專方通治」,一直都不該是使用「專一方藥」來施治,而是找出一「專一病勢的發展方向」來進行論治。面對疫病爆發,當代中醫除了參考西醫觀察研究的成果之外,診治開方時,更須考量每個患者當時獨有的個體條件,才有機會在疫情肆虐下發揮最佳的療效。


參考文獻


1. 林伯欣:築夢與踏實——淺談古典中醫的經史觀。臺灣中醫醫學雜誌;12卷1期,(2014/03/30),P1 - 17
2. 沈邑穎、陳藝文:經絡通經概念——五門十變法及臟腑通治法——理論篇。中醫藥研究論叢;11卷2期(2008/09/01),P22 - 36
3. 張哲儒、李威毅、楊仁宏等:中醫在SARS及COVID-19嚴重流行疫病臨床應用之系統性回顧。中醫藥雜誌;31卷2期(2020/12/01),P28 - 49


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

見微知著,阻斷心臟病發之路


作者:陳彥都




心臟病——無聲無息的頭號殺手!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的資料顯示,心臟血管疾病仍名列全台十大死因之前二名。每當寒流來襲與溫度驟變之時,心肌梗塞等致命危機便會悄悄來襲!

雖然胸口悶痛為心臟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但仍有約15%的冠狀動脈阻塞患者因無症狀而導致輕忽喪命,甚至連平素健康檢查皆正常的患者也有可能難逃此心頭大患!因此,如何能預先察覺到心臟所發出的任何輕微訊息,一直是醫師與患者所共同關心的議題。


有諸內必形諸外,由外揣內的經絡學說


現代醫學對於心血管疾病的日常預防,有心力評量表自我症狀檢測等方式。然而仍有一些評估正常的人,直到做了高階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健康檢查後才發現自己有嚴重的冠狀動脈阻塞。如果能有更多自我檢查的方式,相信更能幫助到患者及早就醫,以防憾事發生。

經絡系統,是中醫師習醫的核心基礎之一。十二經脈「內屬於府臟,外絡於肢節」,除了能將內臟器官與四肢軀幹串連在一起之外,更可協助臟腑運送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至全身,進而影響身體的生理、病理狀況以及疾病的預後。

由於每一條經絡所連接的臟腑與分布在軀幹四肢的部位都有其獨特性,因此掌握這種「內外相連」的關係,就可以按圖索驥地藉由身體外部的變化,來了解內在臟腑的情形。




心臟病發,最常見到的警訊即為胸痛,痛覺也可能延伸到脖子、下巴、手臂、肩膀、以及上背部等處。

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徵兆位置,與中醫心經經絡系統(HT)的循行部位幾乎相符!而肩背部的不適則與和心經相接的小腸經(SI)循行部位相似

因此,一旦心臟有問題,氣血循環異常,就有可能藉由經絡系統反應至體表部位。我們若能藉由觀察體表的這些現象來掌握心臟的狀況,就能及早發現與治療,發揮中醫「上工治未病」的精神。


警訊一:經之所過,病之所治


心經的循行,由胸腹部與小腸、肺部相接;經咽喉到頭面,再與眼睛和舌頭相連;又經過腋下,延手臂內側的後線,通過肘、腕至小指末端,因此這些部位的皮膚、肌肉、關節、功能之異常,都暗示著心臟有生病的可能。




警訊二:手少陰之別,虛則不能言


心經經脈夾咽而行,絡脈又向上連接舌根,因此一旦心經的氣血運行出了狀況,就有可能反映在舌頭與咽喉,而出現「欲說又不能說」的特殊症狀。


警訊三:心者,其華在面,其榮色也


心臟疾病,最常見的原因便是血液循環的障礙,而中醫則將此障礙分成「血瘀」與「血虛」兩大方面。血瘀可視為局部血流的阻塞不通;血虛則可視為局部血流的灌流量不足。就體表顏色來區分,暗紅色、紫色,都暗示有血瘀的可能;而白色、萎黃,則可能是血虛的表徵。

心肌的供氧量不足,或是冠狀動脈的血流不通暢時,面色與唇色可能會呈現暗紅、暗沉,有時也會反應在左側顴骨,而見顴骨處腫硬、顏色暗沉或有斑點。

「印堂」、「山根」也是重要的心臟反應區,若出現印堂縱紋(懸針紋)或山根橫紋,甚至有印堂腫硬、暗沉或毛孔粗大等現象時,就需多加留意心臟的健康。

兩頰旁肉鬆弛下垂,是肌肉缺乏滋養的現象,也可能是心臟疾病的警訊。


警訊四: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


長期呼吸不順、鼻塞或山根塌陷的患者,往往為了增加吸氣的氣流量而不自主地用力吸氣,導致鼻肌長期緊縮,進而出現鼻頭及鼻翼腫硬外張的現象。氣流量不足就有血氧不足的風險,若伴隨有夜間呼吸中止現象的患者更應定期就診檢查。




警訊五:心開竅於舌


血液循環出現障礙時,就有可能看到舌頭紫暗腫大、舌面瘀斑、舌下靜脈腫起彎曲(絡脈怒張)等症。


警訊六:胸中膈上,乃心肺之宮城


胸口表面有不規則分佈的血絡與斑點,即可能有明顯的心血管循環障礙,且顏色越深,心血管瘀阻的情形就可能更加嚴重。

女性乳房過度高腫、乳房下方有腫硬的肌肉,或是上方有團狀組織且於平躺下更明顯時,即有明顯的「氣滯血瘀」,容易對胸口產生過度的壓迫。




警訊七:膝者筋之府


膝關節內側的腫痛,不單只是退化性的問題,還可能因局部發炎導致膝內側氣血瘀阻,迫使心臟要出更大的力量以輸送血液至下肢,進而導致心臟病變。

同樣地,當膝關節開始活動時,也需要有足夠的血流供應才能正常的完成運動。因此心血管功能不佳的患者,也有可能會有下肢酸軟的情形發生。


警訊八:汗為心之液


《素問·陰陽別論》有云:「陽加於陰謂之汗。」汗液是藉由心的能量(心陽)蒸騰氣化體內的水分(陰液)所產生,因此長期不正常的汗出(例如易流手汗)就可能過度消耗心臟的能量,而產生心的病變。


謠言還是警訊?——淺談冠心溝


冠心溝與心臟病的關聯性,於1973年由 Sanders T. Frank 所提出,乃對五百多位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做調查所產生的統計結果,故又名為 Frank's sign 或 earlobe crease 。

雖然仍無法明確證實此皮膚表徵與心臟疾病的風險成正相關,但後續研究的確也發現到有冠心溝的患者,更容易有動脈硬化的可能,且越長越深,動脈硬化的情形就可能越嚴重,進而導致血管阻塞而產生心臟的病變。

然而,並不是耳垂上有裂紋的人就都有動脈硬化的風險;據統計,要是「雙耳垂的斜向裂紋」才具有些許參考意義。




除了保健,中醫還能做什麼?


中醫的本質為「醫學」,而醫學的第一要務即為救死扶傷。雖然嚴重的冠狀動脈阻塞或心肌梗塞目前仍以接受心臟外科手術為最迅速有效的治療方式。然而身體其他器官的功能、心臟本身的功能好壞,都與手術的成功機率以及預後的情形有關。

《類經·刺心痛並蟲瘕蛟》中提到:「五臟逆氣,上干於心而痛者,謂之厥心痛。」而相關症狀在《靈樞·厥病》中則分成「腎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與「真心痛」等證。

心臟病發最主要的病理機轉是血液循環的障礙,但五臟六腑的氣血失調,影響到了整體的血液灌流與血氧分佈才是產生心臟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中醫在心臟病的診治上,多以「急者通瘀,緩者調理」為主要原則。

急性症狀的治療,可以針刺消除病位上的筋結、灸療加強血液的循環、放血拔罐排除病理產物等方式來減緩心臟的負擔;症狀緩解後,則可以藥物調和五臟氣血,整復來調整骨性結構的異常,幫助人體全身的能量與體液、血液達到整體性的穩定,而達到治本的目的。


心者,君主之官也,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小小的心臟,卻可以決定人的生死,就如同一國之君可以決定國家的存亡一般。由於心臟必須晝夜不停地工作以滿足全身對於氧氣和營養素的需求,故一旦發生異常,其他組織器官的功能就有可能受到影響,甚至會對人的生命產生威脅。

「上醫治未病。」醫療或許能救一時之急,但疾病對於生活品質的傷害卻是無法挽回的。希望藉由中醫的理論觀察讓預防勝於治療不再是空口白話,見微知著,讓大家更了解自身的情況,借藥物或針灸調理五臟氣血,進而阻斷心臟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陳中圭、沈邑穎、陳怡真:針灸診治心臟疾病探討。中醫藥研究論叢;22卷2期 (2019 / 09 / 30) , P91 - 105
  2. 許堯欽、陳榮洲:調和五臟氣血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中西醫理論中西整合醫學雜誌 ; 5卷1期 (2003 / 12 / 01) , P17 - 28
  3. 蘇奕彰:缺血性心臟病中醫診斷基準研究。中醫藥年報;23:1-102,2005。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山元式頭皮針——馬上有感的新式針法!

 
作者:劉珮妤




病人的痛苦,主要不是疼痛的劇烈,而是不知道這樣的疼痛會持續多久

                                         —— Frank Vertosick, 《聽疼痛說話》


疼痛,是古今中外最常見也最令人不快的共有經驗。據健保署統計,2019年國人平均每人門診就醫次數前二十大疾病中,慢性疼痛就佔了四位!

而為了有效控制疼痛,全世界每年大約有超過3000萬的NSAID(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的處方釋出。這樣的數目不單造成了龐大的健保資源負擔,其所潛藏的心腎與胃腸道的副作用亦可能對使用者的健康產生威脅。

有沒有一種治療方法能快速產生療效又能減少患者的身心負擔?山元敏勝醫師便在這樣的願力下發現了山元式頭皮針療法!


這五十年來,我的頭針療法已改善了超過一百五十萬位病患的疼痛、身體不適、帕金森氏症等難治症狀以及癱瘓

                                                                          —— 山元敏勝, 《山元式頭針除痛療法》


    疼痛,是大腦的產物,與肌肉張力的改變、神經訊號的活躍、關節活動的受限等因素息息相關。

    急性疼痛,大多是不當的姿勢動作所造成的肌肉過度牽拉所致。藉由山元式頭皮針刺激失衡的運動與感覺皮質區,就能迅速改變肌肉張力,緩解症狀。

    慢性疼痛患者的大腦,為了保護受傷失衡的肌肉,除了神經會過度敏感而產生疼痛擴散與疼痛記憶等現象外,還會在皮質的運動與感覺區製造重疊的雜訊,形成brain smudging,造成運動時肌肉間的協調更容易失常,進而誘發更多疼痛。




    筆者在治療患者時最常聽見的疑問是:「為什麼我腳痛、手痛、腰痛卻要針頭?」

    中醫、西醫各有一套理論去說明,為何不是單純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本針法為麻醉科山元醫師所發明,故引用他的說法如下

    山元式頭皮針的作用原理,據山元醫師所述,乃與調控腦部的作用有關:
    1. 藉由針刺促使腦部釋放抑制疼痛的神經傳遞物質——腦內啡
    2. 阻斷從受傷部位到腦部之間的神經訊號連結
    3. 穩定自律神經的平衡
    4. 促進血管擴張,進而放鬆肌肉
    5. 活化身體機能提高免疫力
    6. 提高身體的自癒能力

    山元式頭皮針可清除大腦運動與感覺神經的重疊雜訊,並可阻斷神經系統的過度敏感現象,改善及治療慢性的疼痛與不適。

    山元式頭皮針的刺激點頭頂,若能搭配走動、輕微的活動四肢與深呼吸等動作,刺激調整肌筋膜系統,將有助於緊繃糾結的筋膜鬆解,加強整體筋膜的舒展以及肌肉關節的協調,進而達到肌肉、神經、關節並治的整合性功效!

    此外,由於作用的機轉與神經息息相關,中風、帕金森氏症、耳鳴、自律神經失調等神經系病症,也都有可能藉由山元式頭皮針而獲得緩解及改善。




    治療,是為了解除不適,而非產生新的不適


    談到頭皮針,患者最擔心的就是安全性問題了。針刺深度僅到帽狀腱膜,其下的頭蓋骨更是堅硬如石,安全性無庸置疑。

    此外,選用的針具大小約0.25mm(本診所使用的針具更細,約0.22mm),以確保醫師能在治療時帶給患者更舒適的體驗。

    然而,每項療法都有其適用的操作型定義。一但身體狀況太過嚴重導致自我調節能力不足時,可能就需要搭配藥物治療以改善循環與代謝,或是施以徒手治療以消除筋骨的沾黏與錯位。

    山元式頭皮針的基本訴求就是以最小的疼痛換取最大的療效。希望透過這套針法,能讓許多慢性疼痛及長期被神經系疾病所困擾的患者,能用一個安全有效且無副作用的治療方式,恢復自在健康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Ru-Rong Ji, et al. Neuroinflammation and central sensitization in chronic and widespread pain. Anesthesiology. 2018 Aug; 129(2): 343–366.
    3. Henry Tsao, et al. ISSLS Prize Winner: Smudging the Motor Brain in Young Adults With Recurrent Low Back Pain. Spine (Phila Pa 1976). 2011 Oct 1;36(21):1721-7.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你不知道的藥食同源之陷

     
    作者:陳彥都




    「藥食同用」是華人世界所特有的文化思維。古時人民就醫不便,運用隨手可得的食物療癒不甚嚴重的疾病、或是藥物處方中加入特定食材,應是因應當時環境所發展出的普遍社會行為。

    然而當中醫「治未病」的觀念與方技「神仙」一系重調理養生的觀點逐漸融入之後,某些特定日常食材與藥材在「食物化」與「藥物化」間該如何定義,便開始難以分辨。

    傳統中藥材因源於自然,又難以與食物做出明確的區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這樣的錯誤認知與偏見便因此孕育而生,這也使得進補的關鍵期——冬令——成為了藥食誤用的高峰期。

    藥王孫思邈曾於《千金要方》中明確定義藥食之別:「安身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藥,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不明藥忌者,不能除病也。」雖然藥物與食物皆來自於大自然,但兩者在使用上仍有明確的界線與規範。


    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遠從《內經》時期開始,醫者便已將藥物治病與飲食調理視為療病養生所必須互相配合的「兩種」方法,而對「四氣五味」的掌握,正是療效能否發揮的關鍵之一。其中,氣味之正者,為穀食之屬;氣味之偏者,為藥餌之屬。穀肉蔬果,因偏性不大,故可作為日常飲食以維繫生命;藥物餌石,因有明顯的偏性,故僅宜用來療傷治病而不宜久服。

    孫思邈的《千金·食治》雖為「食療」之濫觴,然細觀其於單品食物的載記方式,我們可以發現他仍是以「藥」的觀點來看待「食」的。




    以小蒜的記載為例:「味辛、溫、無毒。辛歸脾、腎。主霍亂,腹中不安,消穀,理胃氣,溫中,除邪痺毒氣。五月五日採,曝乾……黃帝云:食小蒜噉生魚,令人奪氣,陰核疼求死。三月勿食小蒜,傷人志性。

    這種「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的記載方式不僅符合了漢魏以來諸家本草所通行之體例,於文末所附之「食禁」更可看出食治的最終目標並非單純用在無病強身之補養,而是如何在用五味裨益人體時能盡可能地排除所可能造成的弊害。


    「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


    先食後藥的觀點,雖是基於「藥性剛猛」與「食能養人」等概念所衍生,然未經診斷、確定病因病機便貿然服用,雖是食治,亦能傷人。

    當今進補藥材中,以當歸最為常用。人們但知當歸補血,為婦科要藥,然其性滑而善行,不適於腸胃較弱的患者,可能就沒多少人有加以留意。

    《神農本草經》有提到:「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虛羸者,本《中經》。」當歸於其中屬於中品,自不同於一般食物,應遵循相關規範才不會有誤用傷身之憾發生。

    在養生意識逐漸抬頭的現代,人們往往片面的遵照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觀點於冬季拼命進補,但古典中醫對於「生長收藏」的觀點更著重在人體如何因應自然環境的變化而安頓好自己的身心狀況。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真正的保健,應以飲食作息的調養為重,惟於治病時才以各類藥材為主。是否採取「藥食同用」、「食補調養」,仍應從醫療的立場出發,以免濫用錯用,反致諸疾纏身。


    參考文獻


    1. 林伯欣:藥食同源觀與疼痛之食與治––以當歸為例。中國飲食文化。2008;4卷1期(2008/01/01),P53 - 80
    2. 陳元朋:唐宋食療概念與行為之傳衍——以《千金·食治》為核心的觀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本4分(1998/12/01),P765 - 825
    3. 黃信麒、蔡忠志:「藥」與「毒」—本草學「毒」性觀念的歷史回顧與記述模式的幾點反思。中醫藥雜誌;25卷S期(2014/12/01),P259 - 274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門診時間





    門診預約專線


    (06)289-9900


    診所地址


    台南市東區崇明路195號


    診所地圖





    診所醫師





    醫師簡介


    陳彥都醫師:擅用古經方醫學治療各式疾病,對於徒手治療亦有深入研究。
    劉珮妤醫師:精於中西醫學整合性治療,尤善於婦幼兒體質之調理。


    核心價值


    生命、愛心、卓越


    願景與使命


    • 中西醫學互利共存,提供患者最好的醫療照顧
    • 發揚古典中醫理論並與時俱進,提供患者更多元並有效的治療方式
    • 處方用藥、針刺艾灸、結構還原並施,落實多方位整合的全人醫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