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

見微知著,阻斷心臟病發之路


作者:陳彥都




心臟病——無聲無息的頭號殺手!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的資料顯示,心臟血管疾病仍名列全台十大死因之前二名。每當寒流來襲與溫度驟變之時,心肌梗塞等致命危機便會悄悄來襲!

雖然胸口悶痛為心臟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但仍有約15%的冠狀動脈阻塞患者因無症狀而導致輕忽喪命,甚至連平素健康檢查皆正常的患者也有可能難逃此心頭大患!因此,如何能預先察覺到心臟所發出的任何輕微訊息,一直是醫師與患者所共同關心的議題。


有諸內必形諸外,由外揣內的經絡學說


現代醫學對於心血管疾病的日常預防,有心力評量表自我症狀檢測等方式。然而仍有一些評估正常的人,直到做了高階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健康檢查後才發現自己有嚴重的冠狀動脈阻塞。如果能有更多自我檢查的方式,相信更能幫助到患者及早就醫,以防憾事發生。

經絡系統,是中醫師習醫的核心基礎之一。十二經脈「內屬於府臟,外絡於肢節」,除了能將內臟器官與四肢軀幹串連在一起之外,更可協助臟腑運送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至全身,進而影響身體的生理、病理狀況以及疾病的預後。

由於每一條經絡所連接的臟腑與分布在軀幹四肢的部位都有其獨特性,因此掌握這種「內外相連」的關係,就可以按圖索驥地藉由身體外部的變化,來了解內在臟腑的情形。




心臟病發,最常見到的警訊即為胸痛,痛覺也可能延伸到脖子、下巴、手臂、肩膀、以及上背部等處。

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徵兆位置,與中醫心經經絡系統(HT)的循行部位幾乎相符!而肩背部的不適則與和心經相接的小腸經(SI)循行部位相似

因此,一旦心臟有問題,氣血循環異常,就有可能藉由經絡系統反應至體表部位。我們若能藉由觀察體表的這些現象來掌握心臟的狀況,就能及早發現與治療,發揮中醫「上工治未病」的精神。


警訊一:經之所過,病之所治


心經的循行,由胸腹部與小腸、肺部相接;經咽喉到頭面,再與眼睛和舌頭相連;又經過腋下,延手臂內側的後線,通過肘、腕至小指末端,因此這些部位的皮膚、肌肉、關節、功能之異常,都暗示著心臟有生病的可能。




警訊二:手少陰之別,虛則不能言


心經經脈夾咽而行,絡脈又向上連接舌根,因此一旦心經的氣血運行出了狀況,就有可能反映在舌頭與咽喉,而出現「欲說又不能說」的特殊症狀。


警訊三:心者,其華在面,其榮色也


心臟疾病,最常見的原因便是血液循環的障礙,而中醫則將此障礙分成「血瘀」與「血虛」兩大方面。血瘀可視為局部血流的阻塞不通;血虛則可視為局部血流的灌流量不足。就體表顏色來區分,暗紅色、紫色,都暗示有血瘀的可能;而白色、萎黃,則可能是血虛的表徵。

心肌的供氧量不足,或是冠狀動脈的血流不通暢時,面色與唇色可能會呈現暗紅、暗沉,有時也會反應在左側顴骨,而見顴骨處腫硬、顏色暗沉或有斑點。

「印堂」、「山根」也是重要的心臟反應區,若出現印堂縱紋(懸針紋)或山根橫紋,甚至有印堂腫硬、暗沉或毛孔粗大等現象時,就需多加留意心臟的健康。

兩頰旁肉鬆弛下垂,是肌肉缺乏滋養的現象,也可能是心臟疾病的警訊。


警訊四: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


長期呼吸不順、鼻塞或山根塌陷的患者,往往為了增加吸氣的氣流量而不自主地用力吸氣,導致鼻肌長期緊縮,進而出現鼻頭及鼻翼腫硬外張的現象。氣流量不足就有血氧不足的風險,若伴隨有夜間呼吸中止現象的患者更應定期就診檢查。




警訊五:心開竅於舌


血液循環出現障礙時,就有可能看到舌頭紫暗腫大、舌面瘀斑、舌下靜脈腫起彎曲(絡脈怒張)等症。


警訊六:胸中膈上,乃心肺之宮城


胸口表面有不規則分佈的血絡與斑點,即可能有明顯的心血管循環障礙,且顏色越深,心血管瘀阻的情形就可能更加嚴重。

女性乳房過度高腫、乳房下方有腫硬的肌肉,或是上方有團狀組織且於平躺下更明顯時,即有明顯的「氣滯血瘀」,容易對胸口產生過度的壓迫。




警訊七:膝者筋之府


膝關節內側的腫痛,不單只是退化性的問題,還可能因局部發炎導致膝內側氣血瘀阻,迫使心臟要出更大的力量以輸送血液至下肢,進而導致心臟病變。

同樣地,當膝關節開始活動時,也需要有足夠的血流供應才能正常的完成運動。因此心血管功能不佳的患者,也有可能會有下肢酸軟的情形發生。


警訊八:汗為心之液


《素問·陰陽別論》有云:「陽加於陰謂之汗。」汗液是藉由心的能量(心陽)蒸騰氣化體內的水分(陰液)所產生,因此長期不正常的汗出(例如易流手汗)就可能過度消耗心臟的能量,而產生心的病變。


謠言還是警訊?——淺談冠心溝


冠心溝與心臟病的關聯性,於1973年由 Sanders T. Frank 所提出,乃對五百多位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做調查所產生的統計結果,故又名為 Frank's sign 或 earlobe crease 。

雖然仍無法明確證實此皮膚表徵與心臟疾病的風險成正相關,但後續研究的確也發現到有冠心溝的患者,更容易有動脈硬化的可能,且越長越深,動脈硬化的情形就可能越嚴重,進而導致血管阻塞而產生心臟的病變。

然而,並不是耳垂上有裂紋的人就都有動脈硬化的風險;據統計,要是「雙耳垂的斜向裂紋」才具有些許參考意義。




除了保健,中醫還能做什麼?


中醫的本質為「醫學」,而醫學的第一要務即為救死扶傷。雖然嚴重的冠狀動脈阻塞或心肌梗塞目前仍以接受心臟外科手術為最迅速有效的治療方式。然而身體其他器官的功能、心臟本身的功能好壞,都與手術的成功機率以及預後的情形有關。

《類經·刺心痛並蟲瘕蛟》中提到:「五臟逆氣,上干於心而痛者,謂之厥心痛。」而相關症狀在《靈樞·厥病》中則分成「腎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與「真心痛」等證。

心臟病發最主要的病理機轉是血液循環的障礙,但五臟六腑的氣血失調,影響到了整體的血液灌流與血氧分佈才是產生心臟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中醫在心臟病的診治上,多以「急者通瘀,緩者調理」為主要原則。

急性症狀的治療,可以針刺消除病位上的筋結、灸療加強血液的循環、放血拔罐排除病理產物等方式來減緩心臟的負擔;症狀緩解後,則可以藥物調和五臟氣血,整復來調整骨性結構的異常,幫助人體全身的能量與體液、血液達到整體性的穩定,而達到治本的目的。


心者,君主之官也,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小小的心臟,卻可以決定人的生死,就如同一國之君可以決定國家的存亡一般。由於心臟必須晝夜不停地工作以滿足全身對於氧氣和營養素的需求,故一旦發生異常,其他組織器官的功能就有可能受到影響,甚至會對人的生命產生威脅。

「上醫治未病。」醫療或許能救一時之急,但疾病對於生活品質的傷害卻是無法挽回的。希望藉由中醫的理論觀察讓預防勝於治療不再是空口白話,見微知著,讓大家更了解自身的情況,借藥物或針灸調理五臟氣血,進而阻斷心臟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陳中圭、沈邑穎、陳怡真:針灸診治心臟疾病探討。中醫藥研究論叢;22卷2期 (2019 / 09 / 30) , P91 - 105
  2. 許堯欽、陳榮洲:調和五臟氣血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中西醫理論中西整合醫學雜誌 ; 5卷1期 (2003 / 12 / 01) , P17 - 28
  3. 蘇奕彰:缺血性心臟病中醫診斷基準研究。中醫藥年報;23:1-102,2005。